正风华 再出发——我市撤地设市20周年金融工作综述
20岁的周口市,风华正茂。
20年的改革发展,成就辉煌。
20年,全市生产总值实现了从2000年的刚过300亿元,到2019年超3000亿元的历史跨越;财政收入实现了由2000年的11.05亿元,到2019年140.9亿元的稳步迈进。
金融,是经济增长的“助推器”。20年来,周口金融积极适应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和新要求,助力攻关,无论在规模、结构、业态,还是在功能等方面,都发生了深刻变革,创造了成效不俗的成绩单。2003年,我市全年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为338.29亿元,各项贷款余额350.6亿元。到2019年,全市新增存贷比达68.16%,创历史新高。
(一)多年来,我市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切实抓好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三大任务,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促进经济和金融良性循环。
金融机构体系日臻完善。初步形成了以银行、证券、保险机构为主体,其他金融机构并存的金融机构体系。截至2020年一季度,全市共有政策性银行市级分行1家,大型商业银行二级分行4家,邮政储蓄银行市级分行1家,城市商业银行市级分行2家,地方中小法人银行业金融机构16家(其中农村商业银行7家、农村信用合作联社3家社,村镇银行6家);银行业金融机构共有营业网点842个,从业人员10877人,资产规模4131亿元;共有市级保险公司48家。
金融市场规模日益扩大。全市银行业坚持回归本源、突出主业,不断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持续加强有效信贷投放,存贷款规模快速增长。截至2020年一季度末,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3760.28亿元,较2015年末增加1670.06亿元,增长79.9%;各项贷款余额1603.51亿元,较2015年末增加684.56亿元,增长74.49%。
金融机构改革持续深化。全市银行业贯彻新发展理念,不断深入推进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工、农、中、建等四家大型银行二级分行积极探索运行新的经营管理模式,“三农”事业部、普惠金融事业部、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事业部等专营机构不断健全。农发行立足支农功能定位,在巩固拓展政策性业务的基础上,不断引入拓展新的商业性业务模式,服务“三农”能力进一步增强。邮政储蓄银行打破“只存不贷”传统,深化“二级支行”改革,不断创新丰富信贷产品,支持地方经济发展能力日益增强。地方法人银行业金融机构改革进一步深化,全市10家农村信用联社顺利完成达标升级和股权改造,其中7家成功改制组建为农村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进一步完善,整体盈利能力继续增强,为下一步创建标杆银行奠定了坚实基础。周口市商业银行成功更名为周口银行,并顺利参与组建中原银行,然后积极向县域延伸,实现了县域机构全覆盖。同时,我市还大力开展普惠金融建设,成功设立6家村镇银行,并成功向乡镇延伸分支机构22个。如今,全市金融风险管控持续加强,银行业资产质量持续改善,风险管控能力显著提高,银行业保持零发案。
(二)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的天职,是金融的宗旨,也是防范金融风险的根本举措。”这一重大判断增强了我们对于金融风险及其防范问题的深刻认识。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有序推进金融改革发展,不断强化金融服务功能,找准金融服务重点,始终坚持以服务实体经济、服务人民生活为本。尤其是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明确把金融业作为全市重要产业进行扶持,并将其纳入全市经济社会整体产业规划,出台改善金融发展环境、加强对金融工作的领导和协调、完善财税扶持政策、建设担保体系等具体政策,为银行业快速健康发展提供大力支持,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速“中原港城”建设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撑。
方向明,思路清,勇担当。各银行机构为进一步发挥服务实体经济的作用,主动对全市重点项目、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重点民营企业等进行走访,对合理融资需求做到应贷尽贷;用好增量,盘活存量,全力服务周口“百城提质增效工程”和“中原港城”建设等重大战略,积极对接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的资金需求,全面支持铁路、公路、水利、城市基础设施、棚户区改造及消费民生领域发展。特别是在疫情期间,各银行机构积极落实“六稳”“六保”政策,持续加大对民营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进一步创新服务方式、创新金融产品、拓宽融资渠道。截至2020年4月底,全市融资性担保机构支持小微企业和“三农”经济共计480户,提供担保额98249万元,新增担保额9943万元;10家小贷公司发放贷款74435万元,支持中小微企业和农户564户,新增贷款额5696万元,更好服务了全市经济发展。
资本市场从无到有、由小到大、稳步发展,在满足我市企业和投资者的投融资需求、优化资源配置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截至2020年4月底,我市共有省定上市后备企业14家,上市公司3家(辅仁药业、莲花健康、金丹科技),其中莲花健康成为全省首家完成司法重整并成功退出特殊风险警示的上市公司,为我省其他陷入困境的上市公司提供了宝贵经验。凯旺电子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在创业板上市的申请获证监会受理。全市在新三板挂牌企业共有3家(天鹰缸套、良华科教、龙都药业),在中原股权交易中心挂牌企业共有359家(交易板24家、上市后备板8家、展示板327家)。
(三)成绩单之外,金融活水也润物无声地浸润着百姓的日常生活。
在金融服务可得性方面,基层金融服务网点布局更加科学合理,普惠金融服务站的建设大大方便了农村居民,多元化、广覆盖的金融服务体系更加完善。目前,全市银行网点乡镇覆盖率100%,每万人拥有的银行网点数已超过0.97个,较2015年的0.85个提升了14%。全市4835个行政村中共建了4835个助农取款服务点,实现了助农取款服务点全覆盖。全市各级行政村共建立各类普惠金融服务站2200个,金融服务覆盖率达到46%。
金融服务手段更加有效。各金融机构不断满足差异化多样化金融需求,大力推动电子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个性化金融产品不断涌现,依托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电子化网络化现代金融科技手段开发自助银行、电话银行、网上银行、手机银行、微信银行等金融产品,票据、银行卡、IC(集成电路)卡等非现金支付工具逐渐普及;银证转账、移动支付、第三方支付、第三方存管、代理基金和国债、代理保险等交叉产品陆续推向市场,逐步构建起种类基本齐全、功能比较完善的银行业产品服务体系。此外,中间业务、表外业务、个人金融业务等新兴业务快速发展,住房按揭、消费信贷、中小企业担保贷款、农户小额信贷、农业保险等金融产品不断推出,逐步满足社会公众多样化、个性化的金融服务需求。
金融活,经济活;金融稳,经济稳;经济兴,金融兴;经济强,金融强。
过去的20年,我市金融业发展取得了可喜成就,金融产品日益丰富,金融服务普惠性增强,金融监管得到加强和改进。
未来,我市将继续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对金融工作的要求,立足地方实际,进一步聚焦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全力推动我市金融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 上一篇:正风华 再出发——我市撤地设市20周年金融工作综述 2020/7/21
- 下一篇:郸城黑皮冬瓜 2020/7/20